时间: 2024-08-03 08:11:42 | 作者: 江南平台app体育
1979年底的一天,在悉尼夏日的街头,人们发现当地几家大报的头版头条,竟然是有关来自遥远中国的五位学者的新闻。大幅照片和报道,让远在地球南端的澳大利亚人感到陌生和新奇。
,1937年生于上海,浙江海宁人,党员,教授。1960年浙江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力学院,1979年至1982年赴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访问,获工学博士学位,1986年获国家“科技精英”称号,同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称号。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主持承担“七五”重大科研项目500KV线路微机保护设施和微机微波保护设施,主研微机高压线路保护设施,设计我国变电站分层、分布式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与系统的研究,研发CSS200动态安全监测系统。
,代表性论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曾任全国量度继电器与保护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校电力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 、中国工程院能源学部副主任。
这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会议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知识分子是无产阶级的一部分”的著名论断后,中国政府依照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确定了从全国重点高校选拔出200位中青年教师,走出国门到世界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重大决策。
这么多年过去了,杨奇逊清晰地记得全院大会传达了国家在重点高校中选拔优秀出国人才文件后,时任电力系总支书记的孟昭朋和系主任沈有昌两位,就在那个晚上敲响了杨奇逊的家门……他们很认真地对杨奇逊说:“杨老师,我们讨论过了,就你合适。”于是,从没有想过自己能这样顺利出国的杨奇逊,在通过英语考核不久后,就收到了准备出国的通知。
那段时间,杨奇逊查阅了大量的专业资料,了解到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的莫里森教授,是世界著名计算机数字保护专家、先驱者之一,有很多专著论著,于是确定去那里进修学习。收到申请的莫里森教授有些意外,能有中国学者到他的学术团队来,他非常高兴。
1978年7月22日,当时的河北电力学院提交了杨奇逊出国审查表,报送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走进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杨奇逊,坦白说自己在国内时连微型计算机都没有碰过,这让莫里森教授瞬间流露出无法遮掩的大失所望的眼神。
可没几天,杨奇逊发现实验室使用系统中的一个软件总是在运行中出毛病,那就去查查是什么样的问题吧?短短几天时间,他把“毛病”找出来处理了。实验室的老师特别高兴,大大地夸奖了他:“杨!你真棒!”不久,杨奇逊有关《超高压电网继电保护》的学术论文,在澳大利亚电气工程学会上宣读,并在《英国电气工程学会学报》上发表,他的研究,引起了国际同行和专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澳方的极大重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电力公司拨专款援助该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并支持他攻读博士学位。杨奇逊比规定时间提前一年完成了专业研究,1982年被新南威尔士大学破格授予博士学位。
杨奇逊即将回国时,他的澳大利亚导师I.F.Morrisom,在给杨以涵教授的亲笔信中热情洋溢地说:
“您想必知道,在过去的两年中,我荣幸地担任了您的同事杨奇逊的导师。在这个月杨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后将离开澳大利亚。我想利用这个机会写此信介绍他在这里的工作情况,并表达我们对于他离去的巨大的难舍心情。
杨的博士论文是优秀的。他在‘计算机在输电线继电保护方面的应用’领域内做出了好几项重要的贡献,主要有:
2. 在对距离保护频域特性的研究基础上,找到了应用数字滤波器来有效地提高保护动态性能的方法;
除了技术上的贡献外,我还想告诉您,我们多么珍视能有这个机会认识杨,并通过他了解一些贵国电力事业的教育和工业方面的情况。杨是个非常刻苦用功的同事,又是一个可亲的同伴。他的英语刚来时就不错,现在已大大地提高了一步,可以从容地应付相当复杂的技术和社交场合。当然,他的经验和成熟,也使得当他的导师是很不费力的。”
1982年的1月,杨奇逊带着他在两年多时间里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带着受到国际同行专家重视的论文《微机距离保护》、也带着被认为是“解决了继电保护领域一个难题”的耀眼光环和高度评价,回到了祖国、回到了学校。
《光明日报》1981年1月18日以《我访澳学者杨奇逊研制成功网路继电保护新装置》为题报道了杨奇逊在澳大利亚的研究成果,这篇国家级的前沿科技报道,强调了此装置“在继电保护方面做出了具有独创性的贡献”,使杨奇逊的研究项目影响力增加了不少。
电力部和学校对杨奇逊的归来,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部里投入了部分科研经费,学校也在人力和物力上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创造了各种条件”。
1982年2月,杨奇逊成立了最初的研究团队,开始主持研制国内第一台微机保护设施。他们的样机在一次次失败下,一次次经过改进,历经了模拟现场的充分考验。
1984年5月14日,我国第一台微机距离保护样机,终于成功地在河北马头电厂投入运行,于是,这个寻常的日子,让杨奇逊记住了一辈子。这台微机保护设备的运行,在全国电力系统引起很大的震动。
1984年11月,全国继电保护权威们云集在马头电厂,举办了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原理鉴定会。参加会议的专家一致认为该机的成功运行,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顺利通过省级鉴定。这一刻,也是学校在业内“比较露脸”的时刻,接着河北省电力局及时召开会议,全面推广这项技术,东北电网则发了,表达对这项科研成果的浓厚兴趣,希望尽快制成成套工业产品……
1985年,英国C.S.D公司向我国申请购买杨奇逊研究设计的微机测距软件,这是我国首次向英国出售软件技术,得到我驻英使馆高度赞赏。现在由该软件支持的微机测距系统已批量生产。在杨奇逊主研下,微机距离保护功能课题研究,很快扩充为线路综合保护,被列为水电部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那时,全国六大继电器制造厂家,都赶来要求转让技术。丝毫没有保留地转让了技术后的杨奇逊,更是如同绑在了全国电力系统安全故障报警上。每每家中电话的铃声响起,他都“紧张得要命,因为马上要赶到现场、要到处去救火。”一次,鞍钢的系统自动检验测试出了问题,告警了。他们匆匆赶去检查后,发现装置没什么大问题。但让杨奇逊再也忘不掉的是鞍钢总工当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杨老师!你这一声告警,就是我22万线路在告警,谁还敢睡觉啊!”有了这样在现场的摔打也好,几年的摸索、几年各种状况的现场处理,让他的团队队伍成熟起来,保护设施设备也在稳定运行后,大范围地推广。
1990年,全国的电力系统保护基本上换成了微机保护,避免了许多重大隐患。更重要的是:“我国大幅度地使用了我们自己的继电保护技术后,大大地减少了进口国外的设备与技术。这样的领域,到现在依然是这种情况。”
有底蕴、有能力,承担起世界一个领域领先的重任!这,值得杨奇逊骄傲!更值得中国人骄傲!
1986年12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签署:同意杨奇逊同志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专家。1994年,杨奇逊成为中国第一批工程院院士。他还是全国电力系统及华北电力学院唯一的一位院士。为此,央视的“东方之子”栏目,专访了杨奇逊。
杨奇逊,这位坚守和奉献在我国继电保护领域里的学者,用自己的才智与信念、用实实在在的科研成果,实现了青年时代就树立起的科技强国的梦想!
也是在1994年,由电力部机械制造局积极倡导,南京电力自动化设备厂、许昌继保自动化所和华北电力学院四家合作组建公司,合力将华北电力学院的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适应电力工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各方商谈赞同公司命名为四方公司。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四方公司如今已成为拥有3000多名员工,年销售量30亿并在上交所上市的公司。四方,每年为学校提供数百万元的红利,并且成为学校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基地。2015年,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中国电气工业100强”“中国电气工业创新力10强”两项殊荣、并荣获“2015年北京市诚信创建企业”称号。前不久,杨奇逊在四方做了个关于人才与知识的报告。在一个小时的报告中,他语气和缓,依是那样亲切的语气:“我就是来对大家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1960年,雄心勃勃搞工业建设和教育的电力部,一下子招收了50多名应届大学毕业生,杨奇逊是其中之一。分到教研室后,为在北京电力学院筹备“电器设备制造专业”,他先后去上海交大电气专业和天大微电机专业进修两年。
“我对保定很有感情。我的第一套微机保护设施是在保定的电力系实验模拟大厅做成功的。”
据说,当初曾经有过一个已在酝酿的方案:保定校区划归河北省,北京校区划归北京市,北京有钱。今天的杨奇逊,很欣赏当时的校领导刘吉臻和徐大平。当年的他们,坚决不同意这样的分割:一是两边一定不可以分开,一旦分开,什么都不是!二是学校一定要划归教育部,不能划归地方,这样地位不同。杨奇逊承认:“今天看来,刘校长的稳步发展的策略是对的。他非常稳健,按部就班、水到渠成,非常成功!”
杨奇逊很欣慰华北电力大学这几年的发展:教学与科研各领域的成就、学生培养的质量、我们拥有的在国家发展进程中的话语权、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等等,最后有这样的结果,很值得庆幸。当然,杨奇逊的视野从未仅限于已经成功的天地,他对国内外前沿的科学技术研究,始终有着浓郁的兴趣和热情。